肥胖對老年人的影響

2018/01/26(五)

專家見解

不只是日常生活與行動力,連失智症都與肥胖有關。
 

  • 哪些疾病容易發生在肥胖的年長者身上?

    肥胖除了容易引起心臟病、高血壓與糖尿病外,也與高血脂、腦中風、脂肪肝、膝關節退化、睡眠呼吸中止症、多囊性卵巢以及癌症,如大腸癌、胰臟癌、膽囊癌、攝護腺癌、乳癌,或子宮癌的發生有密切關係,有些研究甚至發現肥胖也會跟失智症有關。
     
    就我們心臟科常看到的病人來說,有冠狀動脈疾病、高血壓或者是糖尿病的病人,這些病人十個中,通常八個都有大大的啤酒肚。特別是年紀越大,身材也越容易走樣,長輩們容易發生肥胖除了少數是因為內分泌系統的疾病,或者是藥物所引起的外,大部份都是因為代謝機能變慢,再加上攝取過多的熱量所引起的。所以家中的長輩們如果身材也是屬於中廣型,就需要留意他們的飲食跟生活型態。

  • 要怎麼計算長輩們的標準體重?

    長輩們的體重多少才是標準?首先,要先知道他們的BMI(Body Mass Index)。BMI的計算方式是將體重(以公斤為單位)除以身高(以公尺為單位)的平方。假如身高是一百七十公分,體重是六十公斤,BMI = 60 /1.72 = 20.76 kg/m2。

一般而言,我們希望BMI維持在18.5~24.9kg/m2範圍內。假如BMI是25~29.9kg/m2,就是過重,該減肥,若是≧30kg/m2,就可以稱作肥胖。另外,我們也可以參考腰圍的大小,通常男性的腰圍最好控制在九十公分以下,女性腰圍則是八十公分以下。
 
除了BMI與腰圍,健檢中心與健身房也有專門量測皮下脂肪的儀器,可以計算出內臟脂肪的多寡與體脂率,這些數值都可以更精準的顯示肥胖程度。
 

  • 你知道幾歲後,肌肉耗損會變得更嚴重?

    相對於年輕人,老年人的肌肉組織會減少,脂肪
    組織會增加。在醫學上,我們使用「肌少症」(Sarcopenia)來形容這種狀態。一般而言,肌肉耗損在六十五歲後變得比較明顯。
     
    另外,在年紀變大後,由於新陳代謝率降低。如果年長者此時在飲食上沒有補充足夠的蛋白質,肌肉耗損會更嚴重,然後就會透過脂肪組織的增生,來遞補那些少掉的空間,導致肥胖的產生。這樣的話會有什麼問題呢?
    年長者的肌肉耗損,除了減少他們的活動力外,也會減緩他們行走的速度,甚至身體平衡也會受到影響。
     
    所以年長者很容易跌倒,而且也經不起跌倒。因為通常年長者在跌倒後,會產生很多併發症,甚至往後的日子只能靠別人打理,大大降低生活上的獨立性。
     
    目前發現肌肉耗損會導致肥胖的產生,並且減緩年長者行走的速度,而老年人的行走速度,連帶也會影響大腦萎縮的程度。一個人的行走速度越快,腦部的灰質與蛋白質越不會萎縮。間接來說,一個老年人的行走速度也會影響他的記憶力與認知能力,而這些都跟失智症的產生有關。

    之前對於BMI的研究也發現,BMI也會跟認知能力有關,當BMI越高,身體越胖、越重的人,認知能力也會下降,特別是肥胖又合併有代謝性疾病,例如高血脂、高血壓或高血糖的人,這些人在年老時,特別容易有失智與認知障礙的問題。因此,肌肉耗損與肥胖對於老年人的影響非常大,不只是日常生活與行動力,連記憶力衰退、失智症都與肥胖有關。

  • 肥胖跟肌肉耗損會不會對壽命有所影響?

    答案是會的!之前的研究發現肥胖會增加年長者的死亡率。對於高年齡的族群來說,肥胖與死亡率有密切的關聯性,這是因為肥胖的老年人很容易引發心臟病、高血壓與糖尿病,所以很容易因為這些疾病所帶來的併發症而影響壽命。所以年長者要特別注意肌肉耗損與肥胖所帶來的問題。為了避免年老時發生肌肉耗損,年輕時,就要養成運動的習慣,增加肌肉量、減肥,並且維持正常的BMI。這些事情越早做,效果越好。年老時,發生肌肉耗損的程度也會越小。

  • 要怎麼減肥? 不吃嗎? 減肥不吃,小心罹患膽結石

    讀到這裡你應該知道肥胖對長輩們造成的傷害有多大了! 但是要怎麼減肥呢? 通常一般人想要開始減重,最常想到的方法是減少飲食,也就是飢餓療法。這種方法需要強大的意志力。但大多數人只試過一兩天,餓到昏頭後就會放棄。有時還會因為之前餓過頭,最後以猛吃結尾,反而吃進了更多食物。
     
    另外,如果採用飢餓療法,很容易因為每餐進食的時間相隔太久,而發生膽結石。例如,有些人為了減肥,所以早餐沒有吃,但是膽囊內的膽汁經過一個晚上已經累積到某個程度了,這時儲存在膽囊內的膽汁如果沒有排到小腸,就很容易結晶,並且形成膽結石。所以雖然要減重,但是三餐還是要定時、定量,早餐一定要吃,才能避免想要減重,但卻罹患膽結石的後果,得不償失。
     
    而且,挨餓通常會降低新陳代謝率,此時身體所消耗的能量通常會來自肌肉組織,而且因為身體是處在飢餓的狀態下,所以身體會主動把下一餐的熱量轉成脂肪組織儲存下來,當作存糧來過冬。
     
    因此要減重,我不建議採取飢餓療法。飢餓療法只會消耗身體的肌肉量,讓身體「油花」的分佈更均勻,反而更難瘦。

  • 清宿便,只是減去身體水分

    目前坊間有一些減肥食品,標榜可以排宿便減肥,但是仔細想一想,即使吃了這些東西,真的把宿便清掉了,體重減輕幾百克,但是除非接下來都不吃不喝,因為只要還是進食,宿便一樣會產生,這樣,體重不就又回來了?
     
    而標榜可以消水腫的紅豆水或薏仁水,也是同樣的道理。你可以把身體的脂肪組織想像成是一塊浸濕的海綿,當我們把海綿擰乾後,海綿的重量雖然會減輕,但當我們把乾掉的海綿放入水裡,海綿又會重新把失去的水分再吸收回來,所以服用消水腫的藥物或食物,身體只是會暫時失去一些水而已,減少的只是水分,而不是脂肪組織。只要一補充水分,體重會立刻跑回來,而造成身體肥胖的脂肪組織還是一樣存在體內,並沒有減少。
     
    所以使用排宿便或消水腫的方法,並不能真正的減肥。體重減減增增,但是當一段時間過去,會發現自己還是與以前一樣,並沒有瘦下來,這時,反而會失去當初想要減重的目標與毅力。哀莫大於心死,最後乾脆直接放棄。因此,如果真的想要減肥,就要選擇正確的方式,減掉體內的脂肪組織,減重效果才會真正有效且持久。
     
    所以要怎麼減肥呢?要靠飲食與運動兩項一起進行,才會有明顯的成效。由於多餘的熱量在體內會累積起來,並且形成脂肪儲存,所以要減重就要在飲食上,降低熱量的攝取,並且透過運動,增加熱量的消耗。兩者相乘,才能達到持久又穩定的減重成果。

  • 驚!含糖飲料=開胃飲料

    一開始減重時,只要每天減少大約五百大卡的攝取熱量,一個月差不多就可以減掉約兩公斤的體重,所以可以從每餐減少幾口飯、細嚼慢嚥,並且在飢餓時,攝取高纖、低熱量的蔬菜,以增加飽足感。蔬菜的烹調方式最好是川燙,如果是生菜沙拉,可以用油醋醬取代沙拉醬。
     
    在食物的選擇上,首先要戒掉的是沒有飽足感,又容易加速肥胖的含糖飲料。喝完含糖飲料後,會刺激胰島素的分泌,會有開胃的效果,就會讓你想要吃下更多的食物。但若是能將含糖飲料的卡路里,換成更具有飽足感的食物,就可以讓你減肥時,不用再節食與挨餓。

  • 甜甜圈、啤酒是減肥大忌

    要避免太油、太甜,以及油炸類的食物,具備這三種特點於一身的食物就是甜甜圈。所以每次病人問我減肥時,什麼食物不能吃。我都會請他們記住甜甜圈。

    只要具備類似甜甜圈特點的食物,盡量少碰為妙。另外,也要避免西式濃湯與中式勾芡類食物。濃湯在烹煮的過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奶油與麵粉,才能維持濃郁的口感與香味,而勾芡類食物則是含有大量的油脂與澱粉。這兩種食物的熱量都很高,如果可以,盡量少吃。至於啤酒則是名符其實的「液態麵包」。只要一直喝啤酒,圓圓鼓鼓的啤酒肚是絕對不會消的。
  • 年長者,多攝取蛋白質食物

    在減肥時,可以增加的食物是蛋白質,而且蛋白質的攝取,對於年長者又特別重要,因為蛋白質可以幫助他們維持正常的肌肉含量,減少肌肉的耗損,特別是含有支鏈胺基酸的食物,對於年長者維持足夠的肌肉量是很有幫助的。這些支鏈胺基酸包含白胺酸(Leucine,Leu)、異白胺酸(Isoleucine,Ile)與纈胺酸(Valine,Val)。含有這些支鏈胺基酸的食物包含豆類製品,如豆漿與豆腐,以及魚類、雞肉、雞蛋、牛奶與堅果。 

    但是因為蛋白質的代謝與排除需要靠肝臟與腎臟進行,因此每天的飲水量一定要足夠,才不會因為增加蛋白質的攝取,而造成肝、腎的負擔。如果可以,在減重的過程中,要定期地檢測肝臟與腎臟的功能。

  • 貢丸、魚丸是減肥的地雷食物

    在肉類的選擇上,優先選擇的是白肉,因為白肉的熱量比紅肉少,所以可以選用家禽或海鮮,但是肉類在烹煮與食用前,記得去除肉類的皮層。如果要攝取紅肉,盡量選擇瘦肉的部位。加工類的肉品,例如肉鬆、漢堡、貢丸與魚丸,因為含有大量的油脂,盡量少吃。
     
    至於坊間流行的高脂飲食減肥法,在減肥的過程中,攝取大量的脂肪,以取代澱粉類食物,但是脂肪在代謝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酮體(Ketone Bodies),所以採用高脂飲食減肥法,很容易造成酮酸中毒。嚴重的,甚至會昏迷與呼吸衰竭。特別是糖尿病患者,要更加小心。
     
    另外,這種減肥法對於肌肉組織的耗損很嚴重,並且會造成脂肪組織的增加,在減肥後,反而很容易復胖。整體而言,這種減肥法傷身又得不償失。
     
    在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上,我建議選用高纖的穀物取代白飯,而全麥麵包、麥片或高纖維餅乾,也是不錯的選擇。有些人因為健康或宗教的關係吃素,吃素時,要盡量減少油炸類的素食產品,少用芝麻醬,並且要補充足量的維生素B群、維生素D、鐵質與鈣質。

  • 減肥,首要是增加肌肉量

    在談運動之前,我們要先認識基礎代謝率(BMR,Basal Metabolic Rate)。基礎代謝率是身體每天為了維持最基本的活動所需的能量,如心跳、呼吸與神經傳導所需要的能量。
     
    人體的基礎代謝率會與身體本身的肌肉量有關。當肌肉量越多,所需要的基礎代謝率就會更高。運動除了可以增加肌肉的耐力與強化骨骼外,運動後所增長的肌肉,也會因為基礎代謝率的提高而消耗更多的熱量。
     
    平均每增加一公斤的肌肉,每天會多消耗約五十五至七十大卡的熱量。換句話說,當肌肉量增加時,就算每天吃進相同份量的食物,維持同樣的生活作息,就算躺著不動,還是可以瘦下來。
     
    一般而言,男性的肌肉量會比女性多,所以男性在減重的時候會比女性來得快,而女性因為身體的脂肪組成比例比較高,所以女性如果想要健康減重,不復胖,就一定要增加身體的肌肉量。

  • 六十五歲之後,要加強重量訓練

    在減肥時,需要同時進行兩種類型的運動,一種是消耗脂肪組織的有氧運動,另一種,則是可以增加肌肉量的肌耐力運動。
     
    剛開始運動時,可以選擇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如游泳、慢跑、快走、騎腳踏車或有氧舞蹈等。每次有氧運動的時間至少要三十分鐘,每週大約三次。二十多年前就已經證實有氧運動不管在男性或者女性身上,都可以減少體脂肪的比率,而且從事有氧運動的時間會與所消耗掉的脂肪量成正比。通常男性要減重,中度的有氧訓練是會比較有成效的。
     
    另外,在肌力的訓練上,可以透過重量訓練,增加肌肉量。一般而言,是以能夠舉重十二次的重量,進行肌力訓練,每次重複同樣的動作八至十二次,總共做三回,並且一個禮拜進行三次的重量訓練,兩至三個月後就可以強化肌肉組織,並且增加肌肉量與基礎代謝率,進而達到減肥的效果。
     
    不過,對於年長者的減重運動,我會建議每次運動六十分鐘,每個禮拜做三次的有氧運動。此外,由於六十五歲以後,肌肉耗損會變得比較明顯,所以要另外加強重量訓練,以減少肌肉耗損的程度,並且以六個月下降體重的百分之十來作為減肥的目標。

張勝南
  • 心臟科醫師 張勝南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心臟科主治醫師
    臺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
    臺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臺大醫學院臨床助理教授
    教育部部定助理教授
    OSCE 考官
    戒菸治療訓練計畫認證及格
    中華民國重症專科指導醫師
    美國心臟超音波學會超音波研習

最近瀏覽

最新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