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依賴到獨立 擁抱大自然的恩賜

2015/01/23(五)

經過多少個世紀以後,現代女性終於透過經濟上的獨立自主,得以擁有自己的一片天,然而大多數的女性似乎比男性有著更強的「情感依賴」,許多人仍固守於廚房與家庭,守候著丈夫與子女的外出與歸來。不然就是穿梭於城市的職場和各式熱鬧、絢麗的商場之間,透過工作與消費來肯定自我。
 
情感的依賴加上工作和家庭的責任,我們無從停下腳步,省思自己心靈的面貌,不自覺地我們逐漸蓬頭垢面、身心靈俱疲。當內心中有些情感深沈到無法用眼淚表達、腦海中有些想法難以用言語形容之時,我們發現有些女性勇敢走出廚房與家庭的框框,進入大自然中,或獨處或挑戰自己的潛能,最終她們能重新自我發現和再出發。
 
「曠野的玫瑰」此散文集,記錄了三十一名女性走入大自然的心情故事,她們原來的心靈樣貌如你、我,卻勇於嘗試脫離情感的依賴,透過獨自踏入大自然的活動,探索大地的恩賜。她們無論是從事需要體能和勇氣的探險活動或僅僅是在星空下的散步,她們發現大自然的慷慨原來是那樣無窮盡;在曠野中,她們遠離了世俗塵囂,面對從未有之經驗的感動,也從大自然的律動和挑戰中,重新發現潛藏於深處的自我,尋找到一種新的自由。
 

  • 大自然賜予調適身心的恩賜

    在此書「葛莉絲為何而奔跑?」文中,作者雷姆芙探討已逝的鄰居葛莉絲喜歡慢跑的原因,葛莉絲在六十歲才開始跑步,她一共生了十四個孩子,也服侍完罹患帕金森氏症而去世的丈夫,在六十歲的階段才開始實現自己人生理想,葛莉絲不僅熱愛跑步也計畫上大學。探討葛莉絲為何喜歡慢跑之餘,作者也巧妙地結合自己與自己的母親喜歡慢跑的原因,那是一種女性面對家庭的責任與個人內在情感、體能的抒解,也是一種對自由與自主的渴望。作者雷姆芙透過慢跑使自己的癌症痊癒,她在回溯與葛莉絲一同慢跑的經驗裡,解開她們為何喜歡跑步的原因,那是大自然千變萬化的美景,使每次奔跑的快樂有了全新的意義。

  • 超越自我限制帶來的勇氣

    「蘇必略精神」文章中的李妮亞,住在蘇必略湖畔有十二年之久,四十三歲時,她決心駕著十七呎長的海洋型輕艇環繞浩瀚的蘇必略湖一周。暫時把丈夫和兩個孩子放一邊,並揮別所有中產階級生活的矯飾,她計畫透過超越自我限制的挑戰和冒險,追尋多年來累積在生命貨倉中種種艱難問題的答案。她給自己九週時間作「蘇必略湖」的學生,她沒有把握自己一旦下水,是否還能重回原先岸上生活的平穩安全。事前妥善的預備和進入湖中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她體會了從驚濤駭浪中破浪而出的勇氣,這趟壯舉使她超越心中多年來的恐懼,肯定了自己面對岸上生活人生之風浪的意志與信心。

  • 自己原來可以「獨立」和安全

    「自己的步調」中,伊文絲形容婚姻的實際狀況有時如同爬山,丈夫和妻子各有不同步調,如何儘速爬到頂峰常是男性們的必要目標,而女性們則往往不在乎自己最終能否登頂,重要的是過程中沿路的風景。急行軍的丈夫偶而會停下來等妻子,過不久又會繼續向上急行,妻子則仍按著自己的步調,單獨攀爬。有一天,伊文絲決定去攀爬伊萊賈山的頂峰,她因獨自上路的不安而致腳步飛快,來不及欣賞路上的風景,但是她深入山中後,「遇見」了神木,與神木的心靈交流使她不覺孤獨,並鼓舞著害怕路途之危險的她繼續往上爬(因爬山者多為男性,女性單獨在深山中,有其危險性),奮力到達頂峰後,她領略到頂峰上不同於山徑的美景,體會到自己獨立奔跑的步調也可以充滿自信和喜悅。

  • 大自然中風雨同舟的友誼

    「薩拉奈克河的女童軍」中,作者麥克丹尼爾率領一群女童軍進入荒野,計畫進行一趟獨木舟之旅,她不讓女孩們在野外仍依賴文明世界的收音機,並宣布不想聽到野外生活的種種不便所造成的抱怨,每個女孩在營區都需分擔生火、煮飯、清掃的工作。結果由剛開始的不適應與不滿情緒,當每位女孩實際進入荒野中後,居然都變得非常獨立且能力高強,她們不需指導,就能自己做好晚餐,並且她們相互支援,其中有幾個結成好友,而另外的女孩也沒有受到孤立或排擠。在麥克丹尼爾眼中,這些女孩在荒野生活中性格的改變深具啟發性,她們似乎都擺脫了剛開始令她煩惱的不合群行為。女孩們在一場突發其來的大雨中共同奮力划著獨木舟,共同度過刺激的獨木舟之旅,享受從未有過的友誼時光。

  • 在曠野中所找到的生命意義

    綜觀「曠野的玫瑰」書中所記錄的故事,每一篇的作者大多是獨自走向大自然,體會大自然所賜予的調適身心的恩賜;她們渴望探索自己內心中未知的領域,透過在大自然中的活動,超越內心中的恐懼,體會自己身體的極限是什麼,跨越限制帶給她們新的自信和自足感。但最重要的是進入大自然中,對女性的意義,那意味著是一種藏於女性內心深處中,對於「獨立」和「自由」的追尋。原來女性至終是可以脫離「情感的依賴」的,在曠野中使女性認識自己可以獨力完成的活動,有機會面對自己也是「獨立人格」的存在事實,不需依附他人或任何事物來肯定自己。而這原本也是基督教的聖經中對女性本質的看法,女性和男性,都是上帝按著祂尊貴的「形象」創造的,女性和男性都先是獨立人格的存在,之後才是彼此緊密的互動關係(註1)。從書中每一篇文章皆充滿著孤獨的欣喜來看,筆者認為其中所探討的女性在大自然中所找到的「生命意義」,其實就是認識了自己原是獨立個體的存在價值,因此回到現實生活中,可以不覺孤獨,進而享受孤獨。

    相較於廚房和家庭,「大自然」對女性而言是充滿不確定和不舒適的地方,但與其從廚房遠遠眺望森林,我們需要聆聽那些受過大自然律動之洗禮的先驅者們的忠告:「獨自前往自有危險,但若不去,危險更大。」

(註1)聖經創世紀第一章先提到上帝按著自己的形象創造兩性,第二章才提到女性從亞當肋骨而出,表達女性是更為精緻的創造,以及與男性互相依附的關係。
(註2)「曠野的玫瑰」——31位女子的心情探險故事(Gifts of the Wild——A Woman’s Book  of Adventure)Nan Watkins 著  莊安祺譯    先覺出版社 (2000年出版)                
 

本文所有照片皆由作者拍攝提供

程亦君
  • 學者專家 程亦君

    資深文字工作者

  • 著作

    長篇創作小說《藏書票的祕密》(2001年初版,2009年再版更名為《舊約會說話》),
    校園書房出版社。獲得2002年香港基督教湯清文藝創作獎年獎。
    長篇創作小說《夜光─耶穌家譜女性的冒險旅程》,2012 年香港浸信會出版社。
    獲得2013年香港基督教湯清文藝創作獎推薦獎。
    人物傳記《老英之歌─英國宣教士石明理與安莉的故事》,2014年校園書房出版社。

最近瀏覽

最新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