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這兩天在路上看到公車車身的廣告上,出現政府衛生單位鼓勵生育的標語口號〝把握黃金生育期〞,使得身為婦產科醫師的我心中難免莞爾一笑!我想看看官員們所說的黃金生育期是什麼時候,於是便循著大標題下方找尋,果然便發現一排小字〝25-34歲〞就是所謂的黃金生育期,哈哈!
其實,女孩子只要初經一來便表示有生育能力了,而且直到停經進入更年期之前都仍然保有這個能力,只是卵子的數目與子宮受孕的環境每況愈下罷了!
那麼說來,一個期待懷孕的女孩子該如何把握這黃金生育期呢?尤其是台灣的年輕人不婚不生的比例越來越高,民國101年女性生育第一胎的平均年齡已達31.08歲,遠比73年的25.87歲足足高出5歲之多,似乎高齡生育已經是不可逆的現代化趨勢了。既然如此,我們身為婦產專科醫師對這群身處於經常錯失黃金生育期的女性朋友們有什麼建議呢?請聽我分點說明:

2.高齡才計劃生育的女性朋友要注意自己的生理週期。只要生理週期規則,抓準排卵日就可以努力了。若是生理週期不規則但卻是想要懷孕的話就比較困難了,一方面若再花時間調經就更延遲或錯失懷孕的契機,另一方面因為月經不規律而不知道何時容易受孕,因此來來回回蹉跎就好幾個月了。我的建議是:第一步請醫師先開立排卵藥及黃體素,等待下一次月經來的時候依照醫師的指示服用藥物,使排卵藥發揮增加排卵的機率,而黃體素加強受精卵著床的穩定度。
3.生活作息要規律,飲食要正常均衡。我想這一點讀者一定都懂,正常的生活能夠促進健康的身體與穩定內分泌與免疫系統,使身體預備成為一個能夠孕育健康新生命的溫床。
4.增加與配偶出遊度假放鬆心情的機會。職業婦女往往壓力過大,就算是在平日正常生理狀態也不容易受孕。所以醫師就會建議,夫妻趁著排卵期前後約一周的時間遠離塵囂,或遠離工作或出國旅行放鬆心情,都有助於在一個比較無壓力的情境下懷孕。
過去半個世紀以前,大多數的女性都在30歲以前就完成生育的目標了,甚至子女數目都超過3個以上。然而進入21世紀以後生育問題儼然成為國家問題了,所以成功懷孕這件事更是需要天時、地利及人和都具備才能順利完成啊!筆者的建議不過是大綱式的提醒,希望讀者能體會其中的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