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伊魚,卡輸教伊掠魚

2011/04/22(五)

在助人心理專業工作中,常碰到憂心小孩的未來而來求診的父母,希望藉由心理測驗進一步了解小孩能力的強弱勢項目?興趣是什麼?應該如何加強才可以發揮他們的潛力?而市場上更充斥著潛力開發、記憶訓練等課程的廣告,寒暑假的領袖營、遊學團等更是五花八門。可見,現今的父母對於寶貝兒女未來的發展充滿了期待、焦慮與壓力。隨著與世界接軌的無國界發展趨勢之下,現今的小孩與青少年面對的競爭與淘汰的確遠遠超過二、三十年前的我們。

還記得當年中小學生時期,雖然課業與升學壓力重,但是仍可擁有自我翱翔的空間。當時最好的享受就是閱讀、思考與幻想,尤其非常期待父親每個月買回來的讀者文摘。還記得某一期的書摘對我影響深遠,內容描述一位婦產科醫生工作中的點點滴滴及其治療與接生的甘苦談,深深打動了我幼小的心靈,腦海裡不禁勾勒出一幅未來的夢想----『成為書中所描述的那種,可以救人且有專業的醫生。』。當年的學校或老師並未幫助我們了解自己想要什麼?喜歡什麼?大學聯考時,只是依照歷年聯考成績排序填寫志願,雖然因聯考分數無法圓了小時候的夢想,但可以成為牙醫學系的新生。當時經由自己主觀直覺的認定,若選擇就讀心理系,則似乎將來有機會成為心理醫師,而心理治療可以幫助人解決精神疾病或心理問題,而且有些虛榮的覺得進入台大就讀總比進其他學校『好』。

畢業後幸運的進入醫院從事臨床心理的工作,得以發揮所長。雖工作的歷程難免感受到助人專業的工作壓力過大或自己、家人需要花大把鈔票裝假牙或植牙時,不禁怨嘆當初的選擇,但直至今日,我仍非常慶幸自己雖誤打誤撞的選擇進入了心理學的領域,但後續漸漸察覺此領域的工作任務、特性與自己的能力、興趣相符,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讓我於工作中獲得我所重視的工作價值,包括:可以幫助人、專業不斷提升與成長、因助人所得的成就感等。

回顧這種幸運的經歷不禁有感而發,因為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需要感謝那個充滿機會而且可以等待及容許我們摸索著成長的年代。相對的,當我們面對這個兢爭強烈與快速變遷世代的孩子們,不禁有些擔心,因為他們成長的過程中,若欠缺對於自我發展的察覺、認識,(如: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生命中重要的價值是什麼?該如何確立?),又欠缺對外在的職業世界訊息的掌握與變化的調整能力等,就無法適時、適切的樹立或調整自己的生涯發展目標,只能隨波逐流、跟隨或搶進熱門科系、行業。一旦行業由紅轉黑,或產業類別的發展性轉移或萎縮時,該如何是好?身為父母除了可藉由專業者提供一些心理測驗評估來協助小孩了解自我能力優弱勢與興趣特質傾向之外,也需藉由了解小孩生涯發展階段的變化與重點,才可以有效的協助她們進行生涯探索,進而促使她們提升生涯發展的成熟度。

心理學家舒伯(Super)將每個人生階段(依年齡發展)與職業發展加以配合,將生涯發展分為五個階段:成長、探索、建立、維持、衰退,其中求學階段主要為成長與探索期,分述如下:

1.成長與覺察階段 (出生—14歲)
此階段為一個人的身體與心理成長最明顯的階段,主要進行身、心與社會化的基礎建設。這時的自我與生涯的概念與覺察,主要來自小孩對於家庭或學校中重要人物的認同或認識所發展出來的。所以,此階段的兒童長大多想成為週遭環境中,認同對象所從事的工作,如:老師,神氣的警察、火車司機、某個科學家、像爸爸或媽媽等。

最早期的階段約為

4-10歲,藉由幻想的角色扮演與經驗來勾勒目標,11-12歲時著重於自我的興趣是什麼作為生涯的目標,上了國中之後(13-14歲),開始對於自我的能力有較多的認識與掌握,所以較會加入自己能力傾向作為生涯目標的考量。

心理學家依照發展的概念,對於小學生提出一些生涯教育的建議可作為家長們的參考:

1.小學低年級兒童,可從他們的鄰近環境,如家裡、學校、鄰居、社區中去認識與學習工作的知識,對於工作建立初步的認識。也可藉由成人們談論有關附近社區的商業和從一些熟悉故事中去學習工作的知識。

2.中年級的兒童,可以拓展到社會上較常接觸到行業,例如:交通、通信、教育等事業,或本縣市、本國、世界主要大國工商業、文化特色訊息。

3.小學高年級,開始廣泛的學習鄰近區域國家、世界主要區域或國家之工商業發展特色、生活方式、風土民情等知識,並對自己有興趣的工作作進一步探索。

簡言之,引發兒童對工作世界的好奇心、擴展兒童的職業視野;無論對何種工作,欣賞與尊敬所有的工作者,並了解與認識各種有益的工作典範與態度;了解自己或他人的能力興趣或價值對於工作表現的影響;幫助兒童了解在我們的社會中,許多工作者之間的互相影響關係;協助兒童了解工作與學校的關係,學校的生活與學習是生活與工作的準備。也就是提前對工作世界做心理準備,培養尊重他人、尊重工作的態度,進而依自己的興趣、能力、價值觀做試探性的生涯選擇。

2.探索、嘗試階段(15-24歲)
此階段發展的主要任務為自我概念與職業概念的形成,通常藉由自我檢視、角色嘗試、學校中的職業探索課程、休閒活動,或兼職工作等,藉由對職業世界與自我有進一步的檢視、認識,進而調整建立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並進一步瞭解目前所接受教育與將來工作之間的關係。

15-17歲為試探期,會考慮自己的需求、興趣、能力、價值,與機會。並會透過幻想、討論、課程、工作等嘗試做試探性的選擇。此時的選擇會縮小範圍,但仍對自己的能力、未來的學習與就業機會不是很確定,所以此時的一些選擇以後並不一定會採用。18-21歲為過渡期,較考慮現實的狀況,並試圖將自我概念加以實行。22-24歲一般為大學剛畢業為嘗試期,此時大約已確定了一個較適當的領域,找到一份入門的工作後,並嘗試將它做為維持生活的工作。此階段所選擇的工作範圍會更縮小,只選擇可能提供重要機會的工作。

總而言之,生涯的發展過程即是我們人生自我成長建構的過程,所以自我的覺察力、自我評估力、自我掌握度,加上對於外在世界的了解與因應、調整能力,即影響我所繪製的生涯藍圖。為人父母可以盡力的部分,乃是在他(她)們不同的發展階段,協助或陪伴他(她)們成長、經驗與走過困擾、挫折、驚喜,讓其漸漸建構出屬於他自己的生涯之路與成熟度,可以獨立面對與完成生涯之旅,這才是給他一輩子最佳的禮物,所以說『送伊魚,卡輸教伊掠魚!!』

黃瑞瑛
  • 學者專家 黃瑞瑛

    榮總復健科 資深臨床心理師
    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講師

  • 著作

    電腦化職業興趣評估系統
    EQ武功秘笈第二集–我真得很不錯(提升孩子的自我概念)
    EQ武功秘笈第四集– 我是解題高手(激發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近瀏覽

最新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