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吃才能減少 長新冠後遺症發生?

2023/01/27(五)

冠變種病毒大爆發,染疫人數累計破百萬人次。目前確診者大都為輕症,只要居家照護,進行隔離即可,
但此時確診患者要怎麼吃,才能加速身體復原,減少長新冠後遺症的產生,並且不再得到新冠狀病毒呢?
※註:長新冠(Long Covid)是一個通用術語,用於指已從COVID-19中康復,但症狀仍比預期要長的患者。

以下推薦這樣吃可提升保護力。當自己身體發現有類似新冠狀病毒的症狀時,該吃些什麼,才能讓自己趕緊
恢復往日的精神體力:
 
蛋白質
蛋白質是人體組成細胞的重要元素,為人體的必需營養素之一,不管是預防新冠或者新冠確診者,都需要好的免疫力,因此蛋白質一直以來都肩負著幫助身體修復組織、提升免疫力的最佳男主角。有研究發現當蛋白質攝取不足時會影響抗體產生、降低免疫力等,建議可攝取像是雞肉、蛋、鮭魚、香菇等,都是很好的優質蛋白質來源,確診後每日可食用約3~4個掌心大小的肉類。
 


維生素C
維生素C屬於水溶性維生素,具有抗氧化、抗發炎
以及維持上皮細胞功能,是人體重要的維生素之一。
在疫情期間維生素C是最常被提到的抗氧化的營養素,
不管是打疫苗時還是生病時,它總是最會被大家提起
要多補充,它是抗氧化營養素的最佳女主角。

然而,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維生素C,需透過飲食攝取
的方式得到。確診後每日建議可以多食用新鮮蔬菜與
水果以增加自己的防禦力,若攝取不足時,也可以輔
助補充營養保健食品。

 
維生素D3
疫情期間引發最多討論的營養素,維他命D3屬於脂溶性營養素,一直以來維生素D3扮演的角色都是維持骨骼健康。但它還有一個大家不太知道的功能,就是調節免疫的功能。





新冠病毒進入體內,很容易和「血管收縮素轉換化酶;ACE2」結合,增加病毒對身體的傷害;而維他命D3也是一個容易與ACE2起反應的營養素,若體內含有足夠的維生素D3就能藉此阻撓病毒對身體的影響,達到抑制病毒的效果,因此疫情之下建議可以多食用鮭魚、雞蛋、乳酪、奶類…等含有豐富維生素D3的食物,或者每日曬太陽15分鐘,讓體內可自行合成維生素D3。

………………………………………………………………………………………………………
     Tips: 人體細胞中的一種血管收縮素轉化酶( A n g i o t e n s i n -    
convertingenzyme 2;ACE2),是一種附著在人體多數器官和組織      
的細胞膜上的酶,具有穩定血管、控制血管收縮與抗發炎功能。

研究發現,ACE2是一個容易被冠狀病毒攻擊進入細胞的大門,包括
之前SARS冠狀病毒及這一次的新型冠狀病毒,皆是因為病毒上的棘
蛋白與ACE2受體結合後,進到細胞內大量複製增生,產生致病力。
同時還抑制ACE2原本穩定血管收縮與抗發炎功能,導致身體多處的
細胞破壞及發炎反應。
……………………………………………………………………………



維生素A
維生素A為脂溶性營養素,具有維持上皮黏膜的健康,是很好的抗發炎跟抗氧化的營養素。病毒入侵首當其衝的免疫防線就是黏膜,保護黏膜健康變得非常重要,若適度補充維生素A,能讓呼吸系統黏膜修復,飲食上我們能從胡蘿蔔、菠菜、花椰菜、豬肝與南瓜等食物中獲得,以增加自己的抗病力。


 Omega-3脂肪酸
Omega-3為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抗發炎功效,當感染新冠病毒時,免疫細胞激素大量釋放,若體內無法有效調控,將會對人體造成危害,此時的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就具調節免疫作用,有助於對抗發炎反應,建議每日可以多食用鮭魚或鮪魚、鯖魚等深海魚或是核桃、芝麻籽、南瓜籽等都是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很好的攝取來源,能緩和新冠肺炎的發炎症狀。

益生菌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約有70%的免疫細胞都在腸道內,如果腸道功能健全,能幫助維持身體生理功能正常運作,自然地就不容易生病。英國《英國醫學期刊(BMJ)》最新出版的期刊《腸胃(Gut)》內容指出,新冠肺炎確診者與非感染者中的糞便菌相,有明顯差異,而康復後的最常見的症狀是勞累、記憶力變差和掉髮等,也都與腸道菌群組成有關。

另外,新冠肺炎常見症狀之一「腹瀉」,也是與腸道菌健康息息相關。因此想要維持腸道健康,每日攝取益生菌是有需要的。
※註:參考文獻Liu Q, et al. Gut 2022;71:544‒552.
 
最後,擁有優良的免疫力不僅能抵抗病毒與細菌的感染,還能減少發病的時程,提升免疫力還需要仰賴我們每天均衡攝取各種營養素,補充足夠的水分,充足的睡眠、規律的運動,維持正常生活作息,才能替自己做好確診後健康的照護,增強抵抗力對抗病毒,降低自己再染疫的風險。



 
曾惠卿
  • 老行家營養師 曾惠卿

    靜宜大學食品營養學系畢
    專技高考營養師
    糖尿病衛教師
    現任老行家營養師

最近瀏覽

最新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