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的父母站起來

2014/11/28(五)

父母憂鬱卻沒有治療,對孩子的影響是一輩子的。

一個摩登女孩走進診間時,我完全沒有想到她是四年前那個拒絕上學、重複自傷、沒有安全感或信心的小女孩,然而當她談起現在與男友的關係時,從她在關係裡不斷讓步、委曲求全、只求對方開心而忽略自己感受的人際模式,我認出那個藏在時髦的外表、濃密的假睫毛、和無瑕的妝容下一樣沒有安全感的小女孩安安。
 
當初因為拒學、自傷而被學校帶來的安安才15歲,有時候媽媽會寫小紙條告訴我安安最近又割了幾道傷在腿上、少去了幾天學校,或是說她擔心先生是否有外遇......字裡行間充滿了媽媽的負面思考,及低落的情緒和自信。安安說媽媽整天都躺在床上看電視或睡覺,稍微吵到她就會生氣,所以她不敢在家練琴,慢慢就退出學校樂團。媽媽其實是臨床上常見的憂鬱症,然而她害怕面對自己的問題、不願意接受治療的結果卻不僅影響自己的生活品質,孩子也因此在課業學習、個性、和人際關係上都受到影響。
 
在門診常看到有情緒困擾或行為問題的青少年,他們背後經常都有許多的家庭問題,或至少一個父母親有情緒困擾。憂鬱症的成年人來就診,雖然現在來看病是因為感情問題或長期沒有自信的狀況,回溯他們的成長過程,也常常是有位長期情緒不好又沒有接受治療的父親或母親。當孩子成長時,有位情緒穩定的父母親對他們享受真正的童年、發展健康的自我認同、甚至將來建立成熟的個性與穩定的人際關係都很重要,而當父母憂鬱卻沒有治療,對孩子的影響是一輩子的。

研究指出,憂鬱的父母較難與孩子產生心理上的聯結、孩子無法建立健康的依附關係,父母可能因為沈浸在自己的憂鬱或負面思考,而無法關注到孩子的需要,尤其是心理上的支持,這些孩子因此缺乏安全感,進而影響他們的人際關係、較容易沒有自信,也容易發生憂鬱症。
 
最近的一部迪士尼的電影「大冒險家」,女主角Travers的父親有憂鬱及酒癮的問題,母親也因為長期照顧父親的壓力數次自殺,對小Travers來說,應該提供照顧與安全感的父母從角色上缺席了,她必須自己學會保護自己,而故事中的Travers學會保護自己的方式就是孤立自己,這樣別人就不會讓自己失望,所以長大後的Travers個性很尖銳、難以相處,別人很難踏進她的世界。現實生活的類似案例多有人際關係的問題,他們可能很敏感,卻經常負面詮釋別人的言行,可能一下他對別人很好,一旦對方讓他們失望,就感到受傷而斷絕關係,所以可能常常在換工作或換朋友。
 

另外有些孩子則早熟地成為父母親情緒上或生活上的照顧者,像上述個案安安就經常要幫媽媽買便當、提醒她吃東西。媽媽常亂吃安眠藥,安安隨時都在擔心她會失去媽媽,有次她從學校回家發現媽媽吃太多安眠藥睡不醒,她就不願意再去學校了,生怕她一離開媽媽就會出事。這些孩子長大後常常會為了維護一段關係做了過度的犧牲、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或總在關係中討好別人、委屈自己。安安談戀愛時就常常挑到對她很嚴格的男生,她以為讓自己看起來很完美、或對男友百依百順是得到愛的方式。因為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學習到,唯有這樣做父母才會注意到自己,他們比較難愛自己,長期下來也容易有孤單及憂鬱的問題。
 
所以無論是為了自己的情緒健康,或是為了孩子健康的成長,當父母親得到憂鬱症時一定要正視這個問題,並勇敢面對治療。在過程中也記住以下原則:

一、憂鬱症不是你的錯,但不去面對、處理問題,結果是自己負責承擔。
二、當照顧孩子的壓力太大時,不要獨自硬撐,偶爾請親友幫忙帶一下,或請鄰居接送上下學、或偶爾買便
       當不用每餐都自己做。
三、不要嘗試去做完美的媽媽,世界上沒有這種東西,80分原則讓自己與孩子都自在。
四、即使你覺得自己的憂鬱是配偶造成的,也儘量不要對孩子批評他的父親或母親。尤其當配偶對孩子不錯
       時,讓孩子選邊站會造成內心強烈的衝突,是很殘酷的事。
五、若孩子大一些(約7、8歲以後),試著讓孩子了解,自己有時很不耐煩、或大吼大叫,不是他們不夠好或
       不討人喜歡(這是他們最直接的假設),而是因為自己生病了,可以用他們比較容易理解的高血壓等疾病
       去解釋,憂鬱症也是一種身體的疾病,需要治療跟一段時間復原。
六、儘量讓孩子有與朋友一起去玩的時間,除了當個乖小孩、或會照顧父母、幫忙照顧弟妹、做家事以外,
       讓他們有快樂的童年時光。
七、尋求專業的協助,這是你能為家庭或小孩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或許你需要藥物、或諮商、或雙管齊下,
       把憂鬱症治療好。或許需要調整或嘗試才能找到合適的藥與醫師,不要因為一次不適應就拒絕治療。

 
當父母親不容易、面對憂鬱症時還做父母更辛苦,也影響孩子的成長,然而憂鬱症是可以治療的疾病,勇敢面對不僅幫助自己,更對孩子的未來有深遠的正面影響。
袁瑋
  • 身心內科醫師 袁瑋

    振興醫院銀光學苑主任
    振興醫院 身心內科 醫師

    專業訓練:
    .美國杜克大學醫院老年精神科臨床研究醫師
    .台灣精神科專科醫師, 精專字第1071號
    .挪威Haukeland University Hospital交換見習
    醫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住院總醫師
    .台大醫院 身心醫學照會訓練
    .「應用家庭重塑概念與轉化歷程於諮商治療」
    專業訓練
    .薩堤爾系統轉化治療模式專業訓練
    專長 :
    .老人精神醫學
    (失智症、老人憂鬱焦慮症、認知復健)
    .婦女相關之心身醫學
    (後更年期憂鬱症,經前症候群,產後憂鬱症等)
    .飲食疾患(暴食症與厭食症)
    .個別與團體心理治療

  • 經歷

    .台大EMBA105級國企組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畢業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畢業

最近瀏覽

最新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