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過去?回到未來?還是活在當下

2013/07/26(五)

洪先生想到公司設的明年度計劃就輾轉難眠,面對老闆的要求總擔心自己做不到,想到時心頭一震、快呼吸不過來。
 
小蘋分手已經多年,想起之前的關係仍然覺得失落,總想著對方哪裡對不起自己、又懷疑自己哪裡做不好,想到胸口就悶悶的,好幾天都開朗不起來,煩躁的心情周遭的朋友都看得出來。
 
洪先生和小蘋的身體症狀(胸悶、感到無法呼吸、心悸....)都和心情的變化相關,前者因為心思都放在未來而產生焦慮、後者則因不斷思考已經過去的事情而憂鬱。無論過去或是未來,都不在我們盡力就可以控制的範圍,若不自覺地陷入不斷思考這些無能為力的事,心情自然好不起來,嚴重時會產生“恐慌症”。
 
偏偏人的想法有時不受控制,或是說已經養成「自動化的思考」,遇到某些狀況,自然就往負面的方法去想,想要改變心情,透過專業的諮商是比較有效率的方式,除此以外,自己可以從兩方面著手:
 
一、想法層面:
透過解剖自己的想法,發覺自己「自動化」、「以偏概全」的思考模式,並以理性「檢視」這些想法的真實性,再以正面、合理的想法「取代」之。
 
舉例來說:小蘋試著約會一段時間卻還沒固定的男朋友,可能的負面思考如:『完蛋了,我是感情上的失敗者,永遠也沒法建立長久的關係了』或『人都不可被信任,若談感情將來一定又會受傷』。用理性檢視,這些想法可能偏頗了,卻影響小蘋與別人的互動和建立關係,最終她的負面想法可能就因此成了預言。理性的思考可以是『目前還在透過約會瞭解自己和別人,最終還是會找到適合自己的人』或是『以往的經驗雖然痛苦,只要願意付出真心,將來還是能找到彼此珍惜的人』。不同的想法,會帶來不同的因應行為,也就影響了結果。

我們的想法為什麼會偏頗呢?常跟我們成長的經驗特別有關,例如:在家中比較不受注意的孩子長大時很容易覺得沒有被重視,所以當在團體中若自己的意見不被採納、或和伴侶想法不同時,可能很快歸納為自己不被重視,因此很快放棄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表現特別強勢,希望藉此得到肯定/認同。
 
因為自動化想法養成有年,並不容易自己發掘,改變更不容易,有些人透過書寫「想法日誌」幫助檢視自己的想法,透過專業的心理治療則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用一對夫妻的「想法日誌」作例子,可以看出自己的自動化想法和行為其實會進一步影響與別人的關係,而形成惡性循環。

『想法日誌』
先生的:
事件  太太不聽自己的想法、堅持她自己的做法
想法  自己不重要、不被重視、自己講什麼都不重要
感覺  生氣、難過、挫折
行為  不理太太、不想再跟她溝通
 
想法 
事件  不理太太、不想再跟她溝通
行為  太太不聽自己的想法、堅持她自己的做法
 
太太的:
事件  先生不告訴自己他的想法
想法  他就是這樣的人,現在好像沒意見,待會決定作了又不高興
感覺  挫折、生氣
行為  下次做決定不問他
 
想法層面:
最常用的是「腹式呼吸」和「漸進式肌肉放鬆法」。身體的放鬆雖無法趕走焦慮的想法,卻能控制身體的感覺。焦慮使人處於肌肉緊繃、呼吸變得淺快,而造成頭暈、心悸、肌肉疼痛等身體不適,甚至因此引發更多的焦慮。身體的放鬆可大幅減少身體的不舒服感、避免惡性循環。
 
『腹式呼吸』訣竅:
1. 用鼻子「緩慢」吸、吐氣,想像氣往下走到下腹部(同唱歌或吹樂器的丹田呼吸方式)。
若剛開始有困難,可練習在吸氣時用腹部的力量頂出肚子、吐氣時縮回肚子。把手放在肚子上感覺肚子的起伏可幫助觀察。
2.速度:吸、吐氣分別約4秒,吐氣越慢越好,吸吐之間停留1、2秒。每分鐘約6-8次呼吸循環。
3.腹式呼吸時要坐的輕鬆,可找個靠背的椅子,剛開始躺下來練習比較容易。
4.每天可以練兩次5分鐘,但不需要有壓力,有機會就練一下。

 
『漸進式肌肉放鬆』:
長期在壓力下的人,經常都不知道自己在焦慮、或自己的肌肉處於緊繃狀況,此肌肉放鬆法,利用刻意造成的肌肉緊繃後再放鬆,覺察「緊」、「鬆」之間的差異,訓練肌肉知道什麼時候在緊張狀態,也知道如何鬆掉肌肉的張力。
1.著舒適的衣物,找個不被打擾的地方,約需要10~15分鐘。
2.以肌肉群為單位練習,如左手掌的肌肉,吸氣時左手“盡量用力”握成拳狀,施力5秒後,吐氣並完全鬆掉左手拳。盡量去感受緊和鬆時的每ㄧ小塊肌肉的感覺。休息15秒後換下一個肌肉群。
3.通常由單側腳掌肌肉群→小腿肌肉群→整隻腿肌肉群→換側逐步收放。之後往上移到臀部→肚子→胸口→肩頸→臉部表情肌。再來是單側手掌肌肉群→整隻手肌肉→換側。
4.重點在熟悉自己肌肉鬆、緊時是什麼感覺,等到能分辨鬆、緊時,可只練習鬆的部分,就不需要每次都先用力收緊再放鬆。

 
肌肉放鬆不太容易學習,可以至振興醫院上相關放鬆的課程,這些放鬆對恐慌症、焦慮症、長期容易頭痛、肩頸痛的人特別有效。睡前練習也能幫助入睡。
袁瑋
  • 身心內科醫師 袁瑋

    振興醫院銀光學苑主任
    振興醫院 身心內科 醫師

    專業訓練:
    .美國杜克大學醫院老年精神科臨床研究醫師
    .台灣精神科專科醫師, 精專字第1071號
    .挪威Haukeland University Hospital交換見習
    醫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住院總醫師
    .台大醫院 身心醫學照會訓練
    .「應用家庭重塑概念與轉化歷程於諮商治療」
    專業訓練
    .薩堤爾系統轉化治療模式專業訓練
    專長 :
    .老人精神醫學
    (失智症、老人憂鬱焦慮症、認知復健)
    .婦女相關之心身醫學
    (後更年期憂鬱症,經前症候群,產後憂鬱症等)
    .飲食疾患(暴食症與厭食症)
    .個別與團體心理治療

  • 經歷

    .台大EMBA105級國企組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畢業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畢業

最近瀏覽

最新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