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排博士」談溝通

2014/04/25(五)

  • 如何自助脫離焦慮情緒與相關身體症狀

    在門診常見夫妻兩個因為吵吵鬧鬧久了,希望醫生可以「幫助他們溝通」,說穿了都希望醫師「告訴對方應該改變」,有趣的是,兩人各說各話,都挺有理的。其實也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就是觀點不同卻各自堅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身為脣齒相依的一家人,自然起了摩擦。這讓我想起「雞排博士」的新聞,幾位名人的反應讓我想到了家庭內溝通經常會遇到的有趣狀況。對於博士去賣雞排,X董說國家應該收「培育浪費稅」,阿O師說支持賣雞排養家的行動。一位認為博士這樣特定鑽研的教育卻無法致用可惜了;一位認為動手養家的行動令人敬佩,兩位名人發言後面的心意都沒有錯,卻因沒有表達清楚自己的心意,只在兩條平行線上各說各的,溝通沒有交點。兩個不相關的人在媒體上喊喊、沒焦點就算了,畢竟不用常常相處,然而這各說各話的狀況在家人之間也常發生,長久下來可能造成誤會而破壞原本美好的關係。

溝通之道許多,關於如何聽懂別人及被別人聽懂有些訣竅:
1. 別在疲憊時或趕時間時溝通:
有效的溝通需要心平氣和,若是兩人下班都累了,可以考慮一起先去吃頓飯、或者說『我很重視這件事,希望週末我們能針對它留一些時間談談』
 
2. 瞭解自己:
一個人的溝通方式和自尊、家庭學習有關,透過瞭解原生家庭的影響去思考自己想要什麼?是什麼部分讓自己不舒服了?例如:有位先生對於自己較沒信心,被認可、或稱讚對他來說就很重要。當太太說「怎麼這件事你這樣處理?」他可能很容易就覺得信心被打擊而心裡武裝起來,即使太太之後有不錯的建議,他卻已經聽不進去了。他可以試著這樣回應:『處理事情的方法我們可以討論,但當妳這樣說,我會覺得被全盤否認。 我希望自己的努力和用心被看到。』瞭解自己也表達出來讓對方了解(千萬別認為,兩人認識這麼久,他「應該」知道),可以使兩人心裡更靠近、溝通也容易多了。

3. 等一下再回應、應用幽默:
即時反應的結果經常兩敗俱傷,因為當我們將對方的話詮釋為負面的批評,第一個反應一定是「防衛」、甚至「攻擊」。當覺得自己被批評,吸一口氣冷靜一下,想想對方是對事還是針對你。盡量就事論事。例:太太和朋友出遊較晚回來,先生若說:「怎麼這麼晚回來?」可能被太太認為是批評她愛玩不顧家,而回嗆:「你整天在外面,我只是偶爾出去就被罵」接著就一發不可收拾了。太太可試著說:『對啊,行程拖比較晚,你一定很想我哦?因為我好想你呢...』結果可是大不同喔。
 
4. 解釋自己的想法,也和對方核對你所聽到的:
舉開頭的雞排博士事件為例,若阿O師可以問X董:『你的意思是博士去炸雞排是有損他的學歷嗎?這樣會讓我覺得你在說學歷高就比較厲害,而炸雞排是不好的職業』或許X董就可以澄清:『我認為職業無分貴賤,只是建議學生不需要一路一直唸上去,出來工作一段時間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向後再考慮是否要再進修,可以增加時間與人力的利用率』表達時,若能把自己想法的來龍去脈說得清楚些,可以避免各說各話的誤會。

5. 承認彼此的差異:
教授口語溝通的知名廣播人王介安曾說:「每一個想法都是存在的。 」我們未必要同意對方的想法,但在嘗試說服對方之前,先以平等的心、聆聽的耳,去理解對方的立場。例:兒子說想要參加社團,父親認為社團會花掉唸書的時間,若在兒子一提出來就反對,可能兩人大吵一架後的結果是兒子瞞著父親去參加。兒子可以試著解釋:『我想透過參加社團來增加自己學術以外的經驗、練習人際關係....』父親可以回應:『我可以理解課外經驗及人際關係的重要,但我有些擔心....,你覺得你怎麼做可以兼顧呢?』透過對話,父子不僅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更能增加彼此瞭解,也對彼此更有信心。
 
6. 願意妥協:
考量這件事對誰的意義比較大,在自己可以「接受」(未必要「喜歡」)的範圍,在對對方比較重要的事情上讓步。「雞排博士說:當初老婆要裝浴缸,自己不理會,下次交女朋友要裝浴缸就給她裝吧。」無論裝浴缸與否,兩人可以充分溝通自己要不要浴缸的想法或擔心,由對誰意義更重大而作決定。
 
7. 考量背景與情緒的影響:
我們如何詮釋聽到的話,有時受當下環境或情緒影響。這次「博士雞排事件」之前正好發生了「吳寶春MBA事件」,大家的思想正繞著學歷與本事的話題轉,這時相關的話題,較容易挑起情緒化的反應。

經營家庭關係就像玩兩人三腳(或更多人)的遊戲,若只是想要自己走得舒服,拼命把繩子拉向自己的方向,沒多久大家都會跌倒了,要走的穩又遠,非得要彼此遷就、追求平衡。除了上述技巧外,我們從雞排博士的故事也學習到溝通及關係裡最重要的一環--「謙卑自己」,練習把自己放在第二位、聆聽也尊重別人的需要吧!

袁瑋
  • 身心內科醫師 袁瑋

    振興醫院銀光學苑主任
    振興醫院 身心內科 醫師

    專業訓練:
    .美國杜克大學醫院老年精神科臨床研究醫師
    .台灣精神科專科醫師, 精專字第1071號
    .挪威Haukeland University Hospital交換見習
    醫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住院總醫師
    .台大醫院 身心醫學照會訓練
    .「應用家庭重塑概念與轉化歷程於諮商治療」
    專業訓練
    .薩堤爾系統轉化治療模式專業訓練
    專長 :
    .老人精神醫學
    (失智症、老人憂鬱焦慮症、認知復健)
    .婦女相關之心身醫學
    (後更年期憂鬱症,經前症候群,產後憂鬱症等)
    .飲食疾患(暴食症與厭食症)
    .個別與團體心理治療

  • 經歷

    .台大EMBA105級國企組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畢業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畢業

最近瀏覽

最新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