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和心理都會影響身體的免疫力

2012/01/20(五)

有許多病患責怪醫師誤診,將嚴重的腦膜炎誤診為感冒,而發生醫療糾紛,其實是不了解感染症而產生的誤會。

人體發生疾病的機制,可分為感染症、腫瘤、和功能性問題三大類。我們所在的環境,到處充滿各種微生物。倘若身體的防禦機制有缺口,微生物侵入人體,就有機會造成各種感染症。腫瘤是細胞失控不斷繁殖所造成。功能性問題則是組織或器官無法發揮應有功能,如腎臟功能變差等。腫瘤和功能性問題在您看醫師時的狀態,一般相當固定,雖有病程變化,但大多是可以預期的。但感染症發生以後的變化,因受到侵入微生物的種類、數量、及身體免疫能力大小的影響,常有令人意外的發展。

不同種類的微生物,當然毒性大小也就不一樣。但感染症是否發病,不僅要看入侵的那一種微生物的毒性大小,更重要的是入侵人體微生物的數量。也就是說,不是微生物侵入人體就會發生感染症,是要侵入人體的微生物達到相當數量後,才會發病。因此預防感染一再強調要常洗手,目的就是要減少手上微生物的數量。
 

微生物侵入人體發生感染症以後,一般先是在侵入部位產生局部感染。由空氣中吸入微生物,在上呼吸道發生的,就是俗稱感冒的上呼吸道感染。倘若微生物的毒性大且數量多,進入到肺臟就發生肺炎。當然也有許多病患是不發生上呼吸道感染,直接發生肺炎。
 

所以在您覺得不舒服第一次看醫師時,您可能是只有上呼吸道感染而已。但由於微生物的種類、數量、及身體免疫能力的大小,在您第二次看醫師時,已發展成肺炎,造成責怪醫師為何第一次看病時,沒有診斷出肺炎的誤會。
 

而且在上呼吸道感染,或是肺炎的時候,微生物還有可能藉著血液循環,擴散到身體各個部位造成各器官的感染。在腦部發生腦膜炎,在心臟發生心肌炎等等威脅生命的感染症。因此任何一個感染症都不能掉以輕心,必須隨時注意追蹤病情發展,看是往恢復的方向,還是往惡化的方向。
 

當發生感染症時,侵入微生物的種類及數量都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我們只能想辦法增強身體的免疫力。人體免疫力過強,就會造成各種免疫疾病。免疫力不足,就會發生感染。但免疫疾病的人少,發生感染的人多,大部分的人是免疫力不足。
 

人體的生理和心理狀態,都會影響身體的免疫力。增強免疫力的方法,已經有研究證實有效的。

在生理方面有:

1.足夠休息:人絕對會累出病來。休息不夠、睡眠不良,造成免疫系統功能降低,生病機率隨之增加。每個人的狀況不一樣,只要早上醒來覺得精神舒暢就可以,倒不一定要睡滿幾個小時才夠。
2.適量運動:每天運動30到45分鐘,免疫力增加。運動只要心跳加速即可,晚餐後散步就很適合。太過激烈反而會抑制免疫系統。
3.按摩:按摩使身體放鬆,可減少壓力對免疫系統造成的傷害。已有研究證實按摩改善免疫功能。
4.吃維他命:各類免疫細胞,其數量和活力都和維他命C有關。維他命C是水溶性維他命會隨尿液排出,無法儲蓄。每天都要吃,不會過量。此外維他命E也有幫忙,每天只要吃200國際單位的維他命E,就可以加強對抗傳染病原的能力,但維他命E不是水溶性維他命,不會隨尿液排出,小心不要過量。

在心理方面的有:

1.笑:可以減少壓力荷爾蒙,使干擾素明顯增加,刺激免疫功能,免疫細胞因此變得更活躍。缺乏幽默感的人,可以多看喜劇片。
2.朋友:良好的社交關係,有助於對抗壓力,影響免疫功能。但是與太多人往來,也可能變成一種壓力。因此不要勉強自己,三五知心好友比一堆泛泛之交來的重要。
3.信仰:教友比較健康,可能因為社交活動及禱告,都可以讓身體放鬆,壓力減輕。這些維持健康的方法,輕鬆愉快又不需要花大錢,新的一年,和家人朋友一起行動吧!

郭英調
  • 內科醫師 郭英調

    學歷
    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 醫學士
    美國德州大學休士頓醫學中心公共衛生 博士

    現職
    臺北榮民總醫院 內科部感染科 兼任主治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 兼任副教授
    臺北榮民總醫院醫學科技大樓管理中心 主任
    臺北榮民總醫院醫學研究部 醫師

  • 經歷

    臺北榮民總醫院醫學研究部技術移轉組 組長
    臺北榮民總醫院 內科部 住院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感染科 總醫師

最近瀏覽

最新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