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觀光的新趣味 – 工業文化資產之旅

2012/01/20(五)

檢視近年來的《世界遺產名錄》保存發展,可發現自1997年開始幾乎每年都有「工業文化資產」相關之遺產點名列世界遺產名單中,如:1997年金得帶克埃爾斯豪特的風車群山(Mill Network at Kinderdijk-Elshout)、1998年森梅林格鐵路(Semmering Railway)、1999印度山地鐵路(Mountain Railways of India)、2000年巴那文工業地景(Blaenavon Industrial Landscape)、2001年紐藍那克工業村(New Lanark)、2006年康瓦耳及西得文礦業地景(Cornwall and West Devon Mining Landscape)、2007年石見銀山礦坑遺址(Iwami Ginzan Silver Mine and its Cultural Landscape)、2009龐特斯沃泰水道橋與運河(Pontcysyllte Aqueduct and Canal)、2010年雷羅斯礦城與周邊地區(R ros Mining Town and theCircumference)等。

2007年日本的「石見銀山礦坑遺址」(Iwami Ginzan Silver Mine and its Cultural Landscape)被登錄《世界遺產名錄》,小小的山城一夕間成為國際知名觀光景點,遊客人數倍增。自2001年列名UNESCO世界遺產潛力名單後,遊客人數即逐步增加到2006年的400,000人,到2007 年登錄後更倍增到713,700人,2008年的813,200人。除了證明其文化價值及榮譽外,被引發的地方經濟效益,令人思考到底工業文化資產的魅力在那裡 ?

這幾年筆者擔任國際工業遺產保存委員會(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Industrial Heritage) 理事,有機會接觸到世界工業遺產保存界的先鋒,如:知名的前任英國國家遺產委員會(English Heritage)總裁尼爾.科森爵士 (Sir Neil Cossons),及前英國鐵橋谷博物館長,現任TICCIH秘書長史都華.史密斯先生(Mr. Stuart B. Smith)及世界遺產紐藍那克工業村(New Lanark),執行長詹姆士.阿諾(Dr. James Arnold)等人。由他們所帶來的資訊及工業遺產保存特色中,可以看到工業文化資產的價值及應用性,可以給台灣推動文化資產保存及文化觀光一些新的參考方向。

以鐵橋谷博物館(Ironbridge Gorge Museum)為例,1986年登錄世界遺產名錄的工業遺產,除了完整呈現18世紀工業發展的特殊歷史、技術、人文及自然價值列名教育與消費者導向結合的實證。基地內現有10個主要的博物館及周圍16平方公里的範圍都在鐵橋谷博物館基金會(Ironbridge Gorge Museum Trust)的管理下,計有1799年建之鐵橋(圖一),鐵橋本體附近有峽谷博物館(Museum of the Gorge)及煙斗博物館(Broseley Pipe works)。   
  
柯爾布魯克德爾區內之鐵博物館(Museum of Iron)與達比家屋(Darby House)博物館。另外其他區尚有傑克翡磁磚博物館(Jackfield Tile Museum)、柯爾波瓷器博物館(Coalport China Museum)、布利茲崗戶外博物館(Blists Hill Open Air museum)(圖二)、柏油隧道(Tar Tunnal)及新近成立之互動設計及技術中心(Enginuity)(圖三)。以一個統籌管理與利用地方文化遺產的博物館網路系統,規劃、整合與管理整個鐵橋谷一系列自然景觀與工業及人文資產,以育教於樂的方式提供多樣化且趣味的觀光經驗。

以紐藍那克工村(New Lanark Industrial Village)為例,1785年設立於英國蘇格蘭森林深處的棉織工業村,於2001年登錄世界遺產,位於蘇格蘭首府—愛丁堡,西南方56公里的克萊德河谷旁(River Clyde)(圖四)。紐藍那克工業村是有著山中烏托邦的環境與社會實驗精神的案例,也曾面臨目前國內產業遺址推動常有的相似困境,如:交通位置偏遠、產業沒落、觀光發展及經營管理等。然而它成功的運用其特有的山村風貌與社會主義精神,憑藉其產業遺產之特色,發展住宿、會議、教育等機能,經由紐藍那克信託組織(The New Lanark Conservation Trust)及政府部門合作的文化地景的保存、管理與規劃,在「以保存帶動地區的更新」的概念下,開啟了它以保存工業遺產為主的相關觀光、教育、住宿等產業,帶動地區的整體發展。

其他如德國的德國世界文化遺產魯爾12號礦區(Zollverein World Heritage Site)現今在空間保存及再利用下轉型成活躍的地區文化創意產業中心,整個廠區分為三大區:12號礦坑(Coal Mine Zollverein Shaft XII) (圖六)、1/6礦坑(Coal Mine Zollverein Shaft 1/6)及焦煤廠(Coking Plant Zollverein)。主要入口建築群在12號礦坑包括:主要管理辦公室(Zeche Zollverein Schacht XII),陳列了未來發展計劃模型(圖四);廠房再利用為展示博物館;獨特的工業設計中心,改造自廠房的小型辦工室,電影學院,改造自渦輪壓縮廳的餐廳等。沿著運輸貨物的小火車軌道前進,穿過的是綠樹成蔭的步道,開放著各色野花的草原,冷卻水池柔靜綠意的水面與堅硬的鋼鐵廠房相映成趣(圖七)。在考驗著體力的廠區中閒逛過工作室及展場,還不時與散步的當地的家庭及自行車族擦肩而過。12號礦區的轉型述說了一個新生活環境的營造故事。

透過這些世界文化遺產案例,我們看見的工業文化資產觀光的魅力,獨特的空間體驗及知性的教育傳達帶來的地方經濟再造與人文關懷。在「科技無國界」的今日,工業的生產、轉換,沒落與轉型是一個全球化的趨勢,面對轉型的工業文化資產,除了全廠輸出與土地使用變更,台灣在近幾年所發展的工業遺址再利用,應該還有更多發展的觀點與可能性吧?

林曉薇
  • 名人專家 林曉薇

    中原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英國愛丁堡大學建築博士及景觀建築碩士。
    2009年當選國際工業遺產保存委員會理事(Board Member of TICCIH)。
    以「產業文化資產再利用」及「文化景觀保存」為主要研究方向,
    期待台灣的產業文化資產保存再利用有更多不同領域的朋友共同參與,具體實踐產業文化地景的保存與活化。

最近瀏覽

最新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