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中歲月長,入口天地寬

2011/07/22(五)

  • 常常,那些發生在盤子上桌前的事,才是美食的源頭,透入肌理的美食精髓

    很多人以為做美食評論工作,輕鬆又簡單,只要吃一口,把心裡的感覺說出來就好了,這句話其實只對了一半。

    我承認,美食的定義很主觀,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美食主張,也不必把美食評論看的如此完美和不可搖捍,從這個角度看,美食的主張和定義可以因人而異,未必是一人之言。

    但另一方面,美食評論的面象又極其寛廣,你可以單純評口味,也可以談烹調的技法,食物的賣相,價格,也可以追溯師傅的創意,料理的典故,或是食材的來源;每一個角度都還可以細細深掘,端看你要挖到什麼程度。

小時候,家中經濟條件雖然不甚寛裕,但是爸媽很愛在家宴客,那時的宴客都是因陋就簡,小小暗暗的一間廚房,要靠著努力和創意克服空間設備的不足,才能端出一盤盤美味料理;我從小跟在父母身邊學做菜,爸媽對我的要求極高,所以我做菜的基礎還算可以,刀工和火工都還可以端上枱面。

但我認為,爸媽對我最大的訓練,就是時常帶著我上市場,那時主要是因為我是家中唯一男生,可以幫忙提菜籃,時日一久,我也跟在他們身邊認識了許多食材,以及養成了如何在市場裡“開口問,用眼學”的習慣。

在市場裡,可以因為食材的更替變化,價格的起伏,明顯感覺到四季的推移,更不要說如何辨別蔥蒜了;就算是有些不懂的事,也可以開口請教攤販,那一個部位的肉適合炒?那一個品種的雞可以燉湯?新出現的食材是什麼?當令的時節又是何時?這些點點滴滴的學習,都要長期的累積,才可以內化成我做菜,評論美食的基礎。

我常說,現在很多人學做菜,買食材,都是在燈光明亮的超級市場,所有食材乾乾淨淨的一盒一盒分切完畢,重量品名清楚列印,但你在超市裡逛了幾年,依舊搞不懂,為什麼排骨有那麼多種?牛腩牛腱有什麼差別?也永遠搞不清楚季節時蔬的價量變化,更不要說,當你滿心疑問時,要開口問誰?唯一能做的是把一盒盒食材往推車裡放。

也因為現在台灣農業技術改良日新月異,夏季也有白蘿蔔,冬日也吃得到西瓜,再配上自國外進口的食材,幾乎各式食材四季皆可得,初學者很難去判斷什麼是當地當令的食材,也很難依四時變化找到最優良的產地食材。

或許書本,網路的資料可以提供查詢的機會,但我總覺得只有在眼前,用手,用眼,用口,用鼻才可以細緻掌握到那些來自季節,來自土地的些微線索。

關於美食,你當然可以只學著辨識著盤中的味道,因為那畢竟是食物的最後呈現,但若是細細去梳理食材,配料的源頭,你會發現,那是一條無止盡的道路,可長可久,亦淺亦深;關於美食,如果你只在乎送入口的那感受,那無異是錯過了盤子以外,那寬廣的世界,常常,那些發生在盤子上桌前的事,才是美食的源頭,透入肌理的美食精髓。

吳恩文
  • 名人專家 吳恩文

    中廣流行網 吳恩文的快樂廚房主持人
    前知名主播

  • 著作

    吳恩文的快樂廚房
    給我熱情與正義
    裁員潮世代求生術
    青春正當紅
    青春活力鮮果汁
    大廚沒教的聰明料理
    辦桌樂:吳文恩和他的十個朋友

最近瀏覽

最新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