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足

2017/07/21(五)


一個年輕人從國中二年級開始問自己一個問題:「除了讀書,我還能做甚麼?」雖然得不到答案,但由於考試成績不差,也一路懵懵懂懂從高中、大學、碩士班,最後進入博士班就讀。直到博士班二年級,他終於無法忍受「不知為何而戰」的讀書生涯,決定休學去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碰巧此時有一個國際志工團將到印度的貧民窟服務兩週,因緣際會之下他加入這個團隊到了印度。在那裡,讀書得來的知識毫無用處,於是他拿起相機開始記錄此行的所見所聞,「攝影」成了改變他生命的轉捩點,他發現利用影像可以讓故事更鮮明,更容易吸引人們的目光。回國之後,他開始接受攝影的專業訓練,最後成為一位記錄片的導演,以幫助別人利用影像來敘述生命故事為畢生的職志,經過多年來尋尋覓覓,困擾他許久的問題終於獲得解答。
 
同樣的問題,十幾年前也曾經縈繞在我心中,「除了當醫師,我還能做甚麼?」我投注全部的心力在醫學領域,除此之外我的生命還有其他可能嗎?有一天,一位牧師來到教會發出上帝的呼召,邀請具備醫療背景的人參與國際醫療志工團,為遠在中國甘肅的少數民族服務,他說:「有人肯為主去,回應『我在這裡,請差遣我!』嗎?」他或許不知道台下一千多名會眾,只有我一個人是醫師,就在同一時間,心中響起一個聲音:「你準備好了嗎?」如此強烈的呼召是無法抗拒的。那是2007年,我參加了生命中第一次海外的醫療團,展開一段奇妙的旅程。

甘肅位於黃土高原上,有一對新加坡的姊妹來到當中一個少人聞問的民族,學習他們的語言,為當地孩子蓋孤兒院以及學校,幫助農民改良土壤,並改種一年能有三次收成的馬鈴薯,減少了年復一年寒害、旱災所帶來的飢荒,而我們此行的任務便是為當地孩子做簡單的身體檢查。
 
那天,檢查結束後已經日正當中,大夥兒飢腸轆轆,奈何等待已久的便當遲遲不來,又餓又渴忍不住心裡嘀咕,卻看到孩子們都在操場上打球玩耍,找了一個孩子問道:「中午了,怎麼你們都不去吃飯呢?」孩子回答:「咱們這兒一天吃兩頓,夠了!中午沒得吃。」正當瞠目結舌之際,便當恰巧送到!我急忙拿起便當快步跑進房裡,關上門窗唯恐香味四溢,引起孩子們的注意,害怕他們問我:「中午吃甚麼啊?」「為什麼你有便當而我們沒有呢?」。打開便當只有白飯、紅蘿蔔和少許肉燥,一邊吃著感到無比幸福,但不知何時眼淚卻不爭氣地掉了下來!那是吃過最美味也最難下嚥的一餐!外面門窗鎖住孩子們好奇的探索,裏面心靈的窗戶卻被上帝打開,赤裸裸地顯明自己的驕傲愚昧,「憑甚麼我該擁有這一切?」一群捱餓卻快樂的孩子,一位富足但苦毒的醫師;滿足與不滿足,高下立判。自己以為理所當然的事,竟是別人難以企求的奢望,為什麼他們什麼都沒有,卻十分滿足,我已經擁有這麼多,但仍舊不知足?
 
看到那群心滿意足的孩子,才發現自己內心的貧乏,於是從那年開始,我隨著醫療團到了甘肅、泰北、陝西、菲律賓、雲南、內蒙以及青海。每一趟旅程讓我不斷經歷上帝的大能,更認識自己的渺小。
 
有一年在泰北,一位當地教會的長老與我們分享:他們教會已經殘破不堪,所以大夥兒商議要重建會堂,無奈會友們多半生活艱困,所有的奉獻只足夠砌兩面牆,因此他們找了一塊地種了整片的橡膠樹苗,等這些樹苗長大,每年橡膠的收成能夠支付一面牆的費用,這樣幾年後,他們就能擁有嶄新的會堂了!長老興高采烈地帶著我們參觀那片「橡膠樹林」,已經種了兩三年,樹苗還不及腰間,什麼時候能採收呢?我望著遠方山上散落著一棟接著一棟豪宅,一時好奇便問:「那是什麼地方?」「噢,那是有錢人的度假村,聽說住一個星期的費用比我們一年收成還多呢!」長老眼中沒有一點怨嘆的神情,依舊喜孜孜的描繪著十年後教會的光景,我心中不禁納悶:「為什麼他們如此知足呢?為什麼他們能夠只看眼前所有的,而不去妄想自己所沒有的呢?」

前幾年一個人參加醫療團,總是在旅途中為老婆、孩子牽腸掛肚,幾年後孩子大了,可以帶著老婆和兩個小孩一起參加;又過了幾年,因為時常在教會、醫院、學校裡分享心得,漸漸有些同事、學生、教會裡的朋友也一同參與其中,就如同基督教的信仰從幾個使徒開始,逐漸影響整個世界,最後竟改變了世世代代人類文明的發展。當年一個感動,像漣漪一樣慢慢影響著身邊的人,許多人和我一起走出去重新認識這個世界,這些年來我開始思考「滿足與不滿足」的問題,如何能夠滿足我們內心最深的渴望?每個人都期待自己能多做一些,生命能更精彩一些,世界能更廣闊一些,但如何才能做到呢?亞伯蘭﹝亞伯拉罕﹞帶著上帝的應許,在以色列的曠野漂流,雖然一輩子都沒有看到所應許的事情成就,卻還是歡歡喜喜地等待上帝之城,因此他被稱為「信心之父」。但上帝並不是空口說白話的神,上帝親自告訴亞伯拉罕的後裔摩西:「凡你們腳掌所踏之地都必歸你們,從曠野和黎巴嫩,並伯拉大河,直到西海,都要做你們的境界。」當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進入迦南美地,上帝的應許終究實現了!這一段聖經的記載,讓我看到上帝對我們的心意:首先我們要舉目觀看,要看得夠遠、夠廣,要往東南西北地極的角落看,看到人的需要、看見神的作為,然後勇敢的走出去,要親自用腳掌踏下去,因為上帝說:「凡你們腳掌所踏之地,我已經都賜給你們了。」接下來便是耐心的等候,可能是幾年、幾十年、甚至幾百年,持續等候上帝的應許臨到。人的生命有限,但信心卻可以綿延千代,在這過程中上帝的心意滿足了,我們內心最深的渴望才能獲得滿足。
 
一位韓國的母親,由於看到僵化的教育制度造成孩子學習的障礙,於是做了一個超乎常人的決定,她獨自帶著兩個孩子到了非洲肯亞,在當地生活了一年,在語言不通、舉目無親的肯亞,找房子、找學校、買東西甚至安排旅遊,都是這位媽媽帶著兩個學齡兒童雞同鴨講地完成,其間雖然鬧出許多笑話,也發生許多驚險的事,但總算平安度過,化險為夷。我很喜歡當那兩個孩子因為害怕不願到學校去的時候,這位睿智的母親所說的話:「勇敢走出去吧!我的孩子,你走得多遠,你的世界就有多大。」滿足與不滿足,在於我們是否勇敢地踏出第一步,從此,廣衾的世界就在我們眼前展開,生命擁有無限的可能。
不滿足
張景智
  • 內科醫師 張景智

    臺北榮總一般內科主治醫師、關渡醫院胃腸科主治醫師

  • 經歷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助理教授
    證照:內科專科醫師,消化系專科醫師,內視鏡專科醫師,超音波專科醫師

最近瀏覽

最新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