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 兒童的注意力與父母教養秘笈

2010/09/24(五)

  • 創造成功的經驗是兒童提升專注力的最佳良藥

    他(她)看起來不笨     但學習效果或學業成績不理想
    注意力不集中        常分心或漏看、漏寫
    常丟三落四         抄錯、看錯或寫字左右顛倒
    讀書寫功課甚至每天作息   總是拖拖拉拉 火燒屁股才去做
    動來動去 坐不住      穩不下來聽課、寫字、看書

    這是常聽到父母對於自己小孩的抱怨,而注意力不足兒童目前台灣的流行率約為學童的5%-10%(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換算現今一個30人一班的國小班級,大約即有2-3位具有較明顯的此類問題。而具有此問題傾向者更多。

    所以,在校老師不但要18般武藝國語數學音樂體育自然樣樣精通,甚至還要面對不同疾患的兒童時,必須知道如何處理與教導,否則有時會嚴重到無法進行課程。而現今的父母不但要擔心小孩是否有類似的問題,而輸在起跑點上,更擔心他(她)們在求學階段或長大後如何生存以及如何與別人競爭。

    就小朋友而言,若平常因功課成績或一般行為表現不佳,不但會影響他(她)的學習興趣,進而影響他對於自我的評價與自信心。

  • 注意力是警戒與監管中心

    什麼是專注力?我們可以把它想成是一棟智慧型大樓的中央控管中心,除管控調配人潮進出量與時機之外,還會檢驗與監控進入者的資格與進出到那層樓是否符合規定。另外大腦的專注力,也是我們心智資源分配運作的管理中心,在總容量有限的情況下,大腦會發出指令,讓不同訊息分配到不同的注意力資源,或是禁止某些訊息進入。

    所以,管控的好不好一定嚴重影響到最後結果的好壞,對人而言,它即明顯影響我的學業、事業或生活的表現與自我的管控狀況。有些注意力不足兒童長大之後,即使聰明,但卻因生活、工作進度管控不良,而造成無法如期交貨、生活秩序金錢的管理不好,搞到失業甚至婚姻破裂等。

  • 注意力有主動與被動

    人們使用注意力主要包括兩大類型,一個為被動注意力,另一種為主動注意力,被動注意力──因外在刺激出現引起我們的注意才會進行,這種注意力會受到刺激本身的性質、特色或強度不同,引起我們的注意即不同;而主動注意力是我們自己主動去注意某些刺激,這種注意力就明顯受到我們有沒有興趣所影響,所以為什麼學習要成為一種樂趣,我們才會更專注而學習效果會更好,學習效果更好我們就會有成就,被肯定。肯定之後就期望能再一次甚至一直得到肯定,那專注力當然就會提升。

  • 注意力的發展

    隨著大腦的發展,孩子的注意管控與其身體、學習能力、性格等一起發展。例如:一到三歲小孩從會爬、走到跑,二到五歲更是由牙牙學語到喋喋不休。而注意力也慢慢從以外在刺激引起的注意(被動式的注意力),漸漸轉為「有意注意力」(主動注意力)的發展,這時對於自己有興趣的活動,能保持較長時間的注意,也會明顯去親近注意有興趣的刺激或事物;但相對於較無興趣的事物,則較無法主動去注意或持續注意。

    隨著年齡增長,需要更多的『有意』注意力去進行學習與累積學習的結果,當然此時對於外在刺激訊息所引起的注意力管控力仍同樣重要,否則「該注意」的刺激未注意甚至會發生危險,或「不該注意」卻一直受到刺激干擾而分心,那也無法專心。所以從兒童一直至青少年時期,他們的生理、心理條件仍持續在產生變化的狀況下,若注意力有困擾存在時,父母需持續注意其注意力的變化情形。

  • 注意力提升的方法欲教養秘笈

    一般兒童的注意力提升秘訣即是──配合他的注意力發展程度與他個人的能力興趣來設計與要求。

    (一)基本原則
    1.學齡前與低年級兒童以外控來協助他(她)提升注意力,此階段兒童的自我控制能力還在發展,所以很容易受到外在情境或刺激影響,所以較需要教導者或照顧者,提供協助他(她)將好的能力(包括:注意力表現)或特質表現出來的環境。

    2.中高年級兒童以協助建構自我內控力為主
    配搭兒童在此階段愈來愈明顯呈現自我獨立的發展,所以協助兒童由他控漸漸轉為以自我控制為主,所以此階段可藉由自我控制的一些技巧來協助其提升自我控制的成效。

    (二)相關技巧
    1.父母創造對兒童有益於注意力表現的環境

    A)生活節奏的安排
    現今忙碌的生活節奏,常讓父母像轉陀螺一樣,從一處轉到另一處,做什麼事都是好幾項順便一起完成,或有空檔時間就急急忙忙要小孩抓緊時間來寫功課,也不管旁邊是否有人在聊天,或別的小朋友正在玩耍,只是一味要求他(她)要專心或抱怨她不夠專心。事實上,這樣的生活與作業習慣才是造成作業不專心或無法穩定持續作業的元凶。

    B)協助兒童建構較規律的生活
    現今的父母大多認為應該給小孩一個快樂的童年,而小學正是童年的階段,所以有些父母在學期中常常於週末安排很多的活動或旅遊,甚至在週間請假去玩。也許有些小孩天生具備優良特質所以收放自如,但就大多數的兒童而言,太多刺激或不穩定的生活,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或無法穩定下來持續作業的問題。

    所以,快樂的童年不是無節制的玩樂,而是培養自我調節的能力與基礎──知道、接受與執行有規範的生活,簡單說:「該專心按著規則進行時即需遵循,該玩的時候即盡情快樂玩!」

    C)協助其培養對於學習的興趣
    有意的注意力與興趣是非常有相關的,所以可運用它有興趣的條件加入學習,如:將動作、聲音、顏色、故事等,添加在要他注意的或學習的刺激上,可提升及強化注意力的集中度與持續專心的長度。

(三)創造成功的經驗,是提升專注力的最佳良藥

驅力,就是自己內在產生趨近的動力,「想要學,想了解」,就會產生專注的力量,否則父母在後面老牛拖車,既辛苦效果又差。而驅力常可經由孩子對某些領域成功經驗,自己就慢慢產生了,有了驅力即會主動想要接觸,也才會引發主動的自主性學習。

所謂成功經驗,並不是很狹隘的單指學校課業、考得好成績的成功經驗,而是各類型大小,自己可以掌握好的表現,即是成功的經驗。而每一個小小的成功經驗及漸漸累積成為我們想要再獲得成功的動力所以我經常告訴家長,「成功經驗」,就是提升注意力的「心理藥物」。

父母如何協助小孩累積成功的經驗?一定要看到與具體表達出孩子的正向改變。譬如我們與孩子討論或稱讚他時,要讓孩子看到自己從七十分進步到七十五分,從可以坐十分鐘到二十分鐘的具體證據或資料,讓他們清楚知道自己究竟「好在哪裡」,而不僅是泛泛的說「你好棒!」的自我感覺良好,或甚至看不出有進步卻虛偽的說「你好棒!」。

這種科學方法用在教養上,就是一段「觀察孩子、釐清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個過程,說穿了就是父母邀請小孩,一同參與一場人生實驗;當父母能掌握「科學家父母」的精神,對自身成長與小孩學習,都會有很大幫助。

黃瑞瑛
  • 學者專家 黃瑞瑛

    榮總復健科 資深臨床心理師
    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講師

  • 著作

    電腦化職業興趣評估系統
    EQ武功秘笈第二集–我真得很不錯(提升孩子的自我概念)
    EQ武功秘笈第四集– 我是解題高手(激發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近瀏覽

最新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