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的觀看行為,就是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特別是沉浮在四時運轉的大自然環境裡,生命隨時以有機或無機的奇妙變換形體,讓觀看者在物換星移的視像中,時時照見影像在與時並存的情境裡張牙舞爪。
在觀看(seeing)的實踐行為中,雖然都是日常生活中的隨興或即興行為,但是必須先有「看」(to see)的認知過程,然後才有「觀看」(to look)的主觀與目的意義產生,「觀看」可以輕鬆容易或極度困難,也可以十分有趣或百般不悅,甚至一切是無害的或者也具備危險的後果。「觀看」同時也存在著潛意識和意識這兩個層次,然而參與「觀看」的實踐則是為了溝通來完成影響或被影響的最終目的。
這次李育貞的版畫跟陶藝作品,就是藝術家在日常旅遊與生活觀察記憶裡的「文本」概念連結到視野構件,並擴展為畫面文件的系列展覽。一個具有想像界 (Imaginary Order)與象徵界(Symbolic Order)的聯合呈現。

記憶的風景,或許是片段的、抽離的,就像是行進中的列車,行駛在不斷飛逝後退的光景,影像彷如撲朔迷離的光點般疾馳而過,但是留存在視覺裡的印象,卻是一份不可分割的記憶殘留,於是在加加減減的轉化觀點中,在組合與裂解的實證過程裡,版畫與陶瓷的異類結合,就是藝術家圖像擬造的心路實存(The Real)歷程。
生命的故事是一串串的轉化而來,就像作品裡的月桃與百合甚至木蓮與杜鵑,它們固有的形體觀照雖然清晰不變,但卻以另類的色相跳躍在觀者的眼前,在大自然的畫系中,我們看見穿梭在山巒、雲靄、河流、日光裡的繽紛色彩,就是一個個鮮活交錯的自然精靈,這些飛舞奇妙色塊的斑斑點點,轉換的就是一場四季的舞作。


喜好觀察自然萬物的愛默生說:「大自然對人類的影響,不論在時間上或作用上的順序都是最重要的」。「Shaping Landscape」的展覽,這個源自於「自然」生態相互關聯的深入觀察,用天地萬物之道,以及外在世界自身發展出來的內在特色,作為整體創作的概念,在這些洋洋灑灑又冷暖自如的創作中,也許你會看見鏡像反射中的美好自然情境,一路向著您招手呼喚!
圖文資料由亞米藝術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