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屑大作戰

2016/01/22(五)

頭皮屑是怎麼形成的?
皮膚如果正常運作時是由表皮層基底細胞往上形成角化細胞,這些角質細胞會依序脫落,我們不會察覺到這些脫落的角質細胞。有時候因為一些因素,會讓頭皮生長分化速度變得不正常,之後就會在頭皮上發現肉眼可見的脫屑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頭皮屑。

  • 頭皮屑的型態?

    有頭皮屑的人是否一定是發生在頭皮油脂較多的人身上,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頭皮屑可以發生在頭皮比較油、一般、甚至是比較乾的人,加上頭皮屑的外觀特性,就有人將頭皮屑分為乾性與油性兩種,若是或灰或白而且是乾乾的皮屑,就是屬於乾性頭皮屑,若是伴隨出油,較黃的油黏皮屑,而且容易黏在髮根與頭皮處不易脫落,就是屬於油性頭皮屑。不過,這樣的分類,並無特別的治療意義,還是要從造成頭皮屑的根本原因去對症治療。選擇洗髮精時主要是根據抗頭皮屑主成分與對油汙的洗淨能力去考量。

  • 頭皮屑跟脂漏性皮膚炎的關係?

    頭皮屑經常被認為是脂漏性皮膚炎的前驅或是脂漏性皮膚炎的症狀之一。脂漏性皮膚炎除了頭皮屑外,皮膚經常會有紅癢等發炎症狀,除了頭皮以外,臉、外耳、眼瞼、前胸、後背等都是常見有症狀的地方。如果你把頭皮屑定義為頭皮上出現肉眼可見的皮屑,那麼跟頭皮屑有關的皮膚病就不侷限於脂漏性皮膚炎。

  • 頭皮屑形成的原因?

    不管是頭皮屑也好,還是脂漏性皮膚炎的病因,皮膚內常住的一個真菌─「皮屑芽孢菌」會不斷的被提及。根據研究,在頭皮屑部位,皮屑芽胞菌菌量可高達正常水準的1.5至2倍。皮屑芽胞菌自19世紀起即被懷疑跟頭皮屑有關,幾十年前對皮屑芽胞菌在頭皮屑或是脂漏性皮膚炎的角色一直有爭議,爭論點是在我們看到皮屑芽孢菌的量增生到底是因還是果,不過沒爭議的是如果我們抑制皮屑芽孢菌,症狀會獲得明顯改善。哪種皮屑芽孢菌是罪魁禍首,一直以來都認為是Malassezia furfur(舊名Pityrosporum ovale),由於實驗方法改變現在認為Malassezia globosa或許更重要。

  • 抗頭皮屑洗髮精的設計原理?

    一般市售抗屑洗髮精設計原理大多依據下列三個方向來配方,一是抑制皮屑芽孢菌,二是去角質成分,三是抗發炎能力。對個別成分,規範各國不同,有可能屬於藥品,也有可能屬於含藥化妝品規範,有些則是屬於化妝品規範,與成分本身還有濃度都有關。成分後面標示濃度只是供給大家參考。
     
    含有抗皮屑芽孢菌能力的成分常見的有Ketoconazole(1-2%)、 Zinc Pyrithone (台:濃度在1%以內可以依一般化粧品管理,反之則須以含藥化粧品管理,應先申請查驗登記。美:0.3-2%)、selenium sulfide ( 1%)、ciclopirox olamine 與Piroctone olamine。這麼多抗菌成份哪個最優?不同研究設計有不同結論,可能還是要試試看才會知道對自己有沒有幫助。
     
    具有去角質能力的常見成分有水楊酸(Salicylic acid)(台:0.2-2%;美1.8-3%)、果酸或是硫磺 (sulfur)(台:2%;美 2-5%)。主要作用在於讓角質溶解,好讓已形成的頭皮屑能順利脫落。
     
    具抗發炎能力的常用成分有煤焦油(coal tar) (美:0.5-5%)或是杜松焦油(juniper tar)。如果數年前曾經因為頭皮屑或是脂漏性皮膚炎或是乾癬看過醫師的人,經常會拿到一瓶具有強烈氣味的咖啡色洗髮精,那就是含有煤焦油及松焦油的洗髮精,目前在台灣大家應該拿不到了,在國外應該還有。台灣現在買得到的是松焦油的洗髮精。松焦油跟煤焦油都有焦油兩個字,但是內含化學成分其實有不小差異。
     
    有些研究提到不同成分的組合有更好的效果,大家也許會發現某些產品具有這樣設計理念。還有些成分在這邊沒有提及的,例如一些草本植物,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 如何使用抗頭皮屑洗髮精?

    抗屑洗髮精的研究觀察的點多半是4-8周來評斷是否有效,一周洗2-3次是最常見的實驗設計,這些結果就變成皮膚科醫師對病患建議的基礎。抗屑洗髮精需要點耐心不是用一兩次就會有效,當然如果你能早一點用,不要症狀很厲害時才要用一下,會對治療結果比較滿意一些。通常會建議溫柔按摩頭皮讓洗髮精充分起泡接觸頭皮,可以讓泡泡留置5分鐘左右再沖洗,作用時間比較充足。雖然有些洗髮精會加入適當濃度的去角質成分,但是不鼓勵大家用指甲或是梳子去摳掉頭皮屑,因為後者會刺激皮膚,讓皮膚發炎加劇。幾天用一次要看每個人症狀、產品特性、皮膚油膩程度來決定。如果角質太厚,洗頭前用嬰兒油或是橄欖油先擦一下再洗,效果會不錯。
     
    除了上述抗頭皮屑洗髮精的使用,與頭皮屑抗戰需要有健康生活習慣,規律生活作息、充足的睡眠也是很重要,當皮膚有發炎時,例如有脂漏性皮膚炎,或是像乾癬,搭配適當藥物經常是必要的。

蔡宗憲
  • 皮膚科醫師 蔡宗憲

    現任:台北醫學大學皮膚科助理教授、台北仁悅皮膚科診所醫師

  • 經歷

    北市萬芳醫院皮膚科主任、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秘書長、美國約翰霍普金研究員

最近瀏覽

最新影片